搭乘潮風號抵達關門海峽車站,絕景巴士也剛好抵達(我也不知道是特意安排的,還是我們運氣就這麼剛剛好)。
絕景巴士大約是25分鐘繞行めかり地區一周。
坐車觀光,看關門海峽
看跨海大橋
車上有一位老先生在導覽,應該是志工吧!
不過日文不太行,鴨子聽雷。
中途到了展望台,還會停車讓乘客下來晃一下。
行前惡補了一下日本文化史
知道這裡是源平大戰,平氏被殲滅的地方
展望台附近有一大片磁磚就是在述說源氏平氏在壇浦海戰的故事
跨海大橋
導遊說前幾天這裡才舉辦過花火大會(真可惜,錯過了)
導遊說源平大戰就是在對面的壇浦(也就是山口縣最西南端的下關市)展開的。
繞一圈下山,結束巴士觀光之旅,接下來得靠雙腳走過海峽隧道,跨過本州與九州囉!
平氏擅長海戰,源氏擅長陸地騎馬戰。
平氏的旗幟是紅旗,而源氏的旗幟是白旗,兩陣營壁壘分明。這也是日後紅白大戰的由來。
下關古名赤馬關,馬關為下關的美稱。李鴻章就是在馬關簽署馬關條約,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。
平氏的統帥平知盛為了防止源氏攻擊主船,因此將八歲的安德天皇、知盛的母親-二位之尼(安德天皇的外祖母)、妹妹-建禮門院(安德天皇的母親)安排在不起眼的小船。開戰後,原本關門海峽的潮流對平氏有利,但後來卻對源氏有利,導致平氏陣營大敗。
平知盛在自殺前通知全族人準備殉身,他的母親站起來,將代表皇室權威的三種神器中的神劍插在腰間,頭頂著玉璽的箱子,抱起外孫,也就是安德天皇一起投海。據後來被救起的女官說,八歲的安德天皇先朝著東方合掌,祭拜伊勢大神宮,然後又朝向西方,向正要前去的西方淨土合掌,二位之尼向他說:海浪底下也有京都。於是抱著他隱身浪間。平氏一族至此完全被消滅。
以上文史內容引自楊永良(1999)日本文化史:日本文化的光與影。